稅務總局發佈2021年全國稅務稽查重點領域和主要涉稅問題

 

20213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及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後,於513日,稅務總局發佈《針對逃避稅問題多發的重點領域,適當提高抽查比例》一文,要求各地稅務部門以稅收風險為導向,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方式,針對逃避問題多發的重點領域,適當提高抽查比例,並有序開展隨機抽查。同時明確了圍繞社會輿論和人民群眾關切的重點領域及涉稅問題。

 

八大重點領域及五大涉稅問題

八大重點領域包括: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廢舊物資收購利用、大宗商品(如煤炭、鋼材、電解銅、黃金)購銷、營利性教育機構、醫療美容、直播平臺、仲介機構、高收入人群股權轉讓等行業和領域。

五大涉稅問題 包括:虛開(及接受虛開)發票、隱瞞收入、虛列成本、利用“稅收窪地”和關聯交易惡意稅收籌畫以及利用新型經營模式逃避稅等涉稅違法行為。

如下所列示:

 

  1. 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廢舊物資收購利用以及大宗商品。
  2. 農產品、廢舊物資行業:違規開具收購發票、掛靠代開引發虛開風險;
  3. 煤炭及鋼鐵企業:代開發票、掛靠經營、融資貿易引發虛開風險;
  4. 電解銅及黃金企業:借委託加工“洗票”、“變票”引發虛開風險;
  5. 教育、仲介、醫療美容機構隱匿收入、虛增成本引發偷逃稅風險。
  6. 直播平臺、主播惡意“籌畫”引發偷逃稅風險。
  7. 高收入人群股權轉讓引發個稅查補風險。

 

“稅警關銀“的聯合行動無結止

        面對虛開、騙稅犯罪高發態勢,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自20188月開展了為期兩年的“雙打”專項行動。稅務與公安、海關、銀行部門不斷加強協作配合,組織成立聯合辦公室或工作小組。稅務機關根據案件初步事實以及稅收法律法規判斷納稅人是否存在稅收違法行為,充分發揮稅務機關稅法專業優勢。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公安部門偵查優勢、海關部門情報優勢和人民銀行資料優勢,形成全面覆蓋虛開騙稅所涉及主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控打擊網路,高效精准的對虛開行為實施打擊。截至20211月,累計查處涉嫌虛開騙稅企業32.23萬戶,涉及稅額850.15億元。此後,為強化對虛開騙稅違法犯罪行為的震懾效應,形成對虛開騙稅違法行為的壓倒性高壓態勢,國家稅務總局等四部委聯合決定將專項行動時間延長至20216月底。而在20208月,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求是》雜誌撰文提出,對於涉稅違法行為,比如“三假”要緊盯不放,狠狠打擊。

 

稽查風暴即臨,稅務合規當是唯一生機

關注地區和行業的相關案例尋求借鑒

相關行業、領域的企業、個人應當及時關注總局、各地稅局官網、官媒,留意發佈的各類案件資訊,通過案例研究、對比來發掘自身涉稅風險點。

強化資料風險意識,積極開展自查工資

企業一方面需要加強資料風險意識,建立企業進銷存資料庫,另一方面則可以利用進銷存資料庫進行反向自查,對發現的漏洞及時彌補、自查補稅。

建立、完善內、外部合規審查制度,業務實現全程留痕

對內部而言,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發票管理、費用報銷、業務流程管理制度,全面審核進項發票、報銷憑證的合法性,審核業務資料留存的完備性,實現業務資料完備齊全、與進銷發票相匹配,報銷憑證與報銷內容要素相符並能追溯到責任人。

對外部而言,企業應當建立、完善供應商、服務商審查制度,對供應商、服務商資質及完稅情況定期訪查,杜絕上游走逃、失聯現象發生。

稅收籌畫應合法合規,納稅人更應提升稅收遵從意識

借助稅法專業人士的力量和支持

一切稅收籌畫的起點是合法、合規、而啟源作為一家專業的財稅服務機構,尤其是我們的專業團隊(包括專業的稅務師、會計師及律師等)可以從會計、稅務與法律的多重角度發現企業經營管理、個人交易行為中的稅務問題,幫助企業定期開展稅務健康檢查,幫助個人評估籌畫方案可行性、合法性,最終實現事前防範風險、事後妥善應對化解風險的效果。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笨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