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如何理解和認定稅收協定中“受益所有人”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揚州稅務進修學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外簽署的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含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的稅收安排,以下統稱稅收協定)的有關規定,現就締約對方居民申請享受股息、利息和特許權使用費等條款規定的稅收協定待遇時,如何認定申請人的“受益所有人”身份的問題通知如下:

 

    一、“受益所有人”是指對所得或所得據以産生的權利或財産具有所有權和支配權的人。“受益所有人”一般從事實質性的經營活動,可以是個人、公司或其他任何團體。代理人、導管公司等不屬“受益所有人”。

 

    導管公司是指通常以逃避或减少稅收、轉移或累積利潤等爲目的而設立的公司。這類公司僅在所在國登記注册,以滿足法律所要求的組織形式,而不從事製造、經銷、管理等實質性經營活動。

 

    二、在判定“受益所有人”身份時,不能僅從技術層面或國內法的角度理解,還應該從稅收協定的目的(即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出發,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結合具體案例的實際情况進行分析和判定。一般來說,下列因素不利於對申請人“受益所有人”身份的認定:

    (一)申請人有義務在規定時間(比如在收到所得的12個月)內將所得的全部或絕大部分(比如60%以上)支付或派發給第三國(地區)居民。

 

    (二)除持有所得據以産生的財産或權利外,申請人沒有或幾乎沒有其他經營活動。

 

    (三)在申請人是公司等實體的情况下,申請人的資産、規模和人員配置較小(或少),與所得數額難以匹配。

 

    (四)對於所得或所得據以産生的財産或權利,申請人沒有或幾乎沒有控制權或處置權,也不承擔或很少承擔風險。

 

    (五)締約對方國家(地區)對有關所得不徵稅或免稅,或徵稅但實際稅率極低。

 

    (六)在利息據以産生和支付的貸款合同之外,存在債權人與第三人之間在數額、利率和簽訂時間等方面相近的其他貸款或存款合同。

 

    (七)在特許權使用費據以産生和支付的版權、專利、技術等使用權轉讓合同之外,存在申請人與第三人之間在有關版權、專利、技術等的使用權或所有權方面的轉讓合同。

 

    針對不同性質的所得,通過對上述因素的綜合分析,認爲申請人不符合本通知第一條規定的,不應將申請人認定爲“受益所有人”。

 

    三、納稅人在申請享受稅收協定待遇時,應提供能證明其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的與本通知第三條所列因素相關的資料。

 

    各地在審批非居民享受稅收協定有關條款待遇的申請時,要按照上述規定處理“受益所有人”的身份認定問題,必要時可通過信息交換機制確認相關資料。各地在具體執行中應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對於疑難案例可層報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解决。

 

                                                                                                              國家稅務總局

                                                                                                          二○○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稅務總局

 

如果您需要任何協助或進一步的資訊,煩請您流覽本所的官方網站 www.kaizencpa.com或通過下列方式與本所專業會計師聯繫:

電話: +852 2341 1444

手提電話:+852 5616 4140, +86 152 1943 4614

WhatsApp/Line/微信: +852 5616 4140

Skype kaizencpa

電郵:info@kaizencpa.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笨Ben 的頭像
    笨Ben

    笨Ben的部落格

    笨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