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繼續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外資投資

 

兩會期間,“穩外資”成了一大熱門話題。不少代表、委員建言,縮減負面清單,不斷放寬市場准入。上海一直是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地,在當前全球戰“疫”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國際資本都在尋找更安全的“避風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上海也將持續發力,採取以下多方面措鼓勵外商來滬投資興業,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

 

一、創設高品質的營商環境

今年4月,上海推出穩外資24條舉措,包括建立招商引資獎勵激勵機制;加快推進金融業、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放;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和智慧財產權犯罪懲治力度;支援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標準制定和政府採購……這一連串組合拳,賦予外資在滬發展的“加速度”。隨著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上海將營造出一個與國際接軌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伴隨接下來《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的持續貫徹落實,外資企業合法權益也必將能收到更好保護。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上海市委會副主委、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認為,要積極支持企業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率先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上海自貿試驗區可以率先探索培育轉口貿易、離岸貿易、文化貿易等新型貿易功能和複合型總部經濟功能,進一步破除外匯管理、跨境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瓶頸問題,支援跨國公司統籌在岸離岸業務,高效配置全球要素資源。

 

二、改革創新,加快建設五個中心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五個中心”建設的最新表態頗具亮點,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等“五個中心”建設,相關目標任務一一呈現。2020年,上海將圍繞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和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不斷提升“四大品牌”影響力;上海將加快建設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集聚各類重要金融機構,加快建設全球資管中心,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完善地方金融監管體系,基本形成與國際先進水準接軌的金融生態環境,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將優化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結構,做大轉口貿易、離岸貿易、數字貿易,加快形成進出口並舉、內外貿並重的貿易發展新格局。集聚高能級、強輻射的貿易型總部和功能性平臺,打造國際消費城市和國際會展之都,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深化貿易體制改革,基本建成在全球貿易投資網路中具有樞紐作用的國際貿易中心;上海將加快建設智慧綠色港口,著力發展海鐵聯運、水水中轉,加快建設外高橋鐵路進港專用線和大蘆線等內河航道,基本形成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促進航運要素和功能性機構集聚,推動航運運價指數期貨上市,基本形成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加快郵輪經濟全產業鏈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郵輪母港,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上海將加快組建國家實驗室,全面啟動張江科學城第二輪82個專案建設,加快形成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礎框架。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全面實施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上海方案”,集聚高水準研發機構,加快形成一批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功能型研發轉化平臺。推進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提升紫竹、楊浦、漕河涇、嘉定、臨港、松江G60科創走廊等區域創新發展能級。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上海將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

 

三、擴大開放,把進博會越辦越好

在特殊的世界經濟形勢下,進博會已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個熱點,在區域經濟層面甚至可稱之為一大引擎。從內外經濟平衡、技術驅動增長、服務經濟與消費升級、新商業和新業態發展等角度來看,進口增長可視為中國經濟的一匹新“白馬”。關於擴大開放,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建議,籌辦好第三屆進博會,積極擴大進口,發展更高水準面向世界的大市場。為確保進博會“越辦越好”,人大代表們圍繞“持續有效放大進博效應”、“進一步探索制度創新”等視角展開熱議。

 

 

 

 

如果您需要任何協助或進一步的資訊,煩請您流覽本所的官方網站 www.kaizencpa.com或通過下列方式與本所專業會計師聯繫:

電話: +852 2341 1444

手提電話:+852 5616 4140, +86 152 1943 4614

WhatsApp/Line/微信: +852 5616 4140

Skype kaizencpa

電郵:info@kaizencpa.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笨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